top of page

2019年8月清大實習生經驗談(3)

實習生/Kyle

當一家公司製作出了一項產品或者是研發出了新的技術,他們該如何保障自己對於自家產品和技術的權益?那就需要依靠”智慧財產權”。在這裡實習的期間,我學習到了專利工程師如何為一項發明、新型或設計申請專利,其內容大致包含了專利檢索及專利撰寫。

其中專利檢索是我認為最有趣的部分,當有一個項目需要申請專利時,專利工程師就必須搜尋並檢索該項目相關的已公開專利或者是公開於論文、報章雜誌等等的內容,接著從中尋找是否有與欲申請專利的項目有相似的內容,並判斷其是否能作為該項目之前案,若確實有相似的內容,專利工程師就需要設法在撰寫專利說明書時調整內容的敘述,使審查委員認可此項目的專利申請。這個蒐集資料並從中找尋可用內容的過程,除了讓我在搜尋資料時能夠接觸該領域相關的技術和知識,也讓我了解到搜尋”關鍵字”的重要性。

起初聽到要利用關鍵字搜尋相關專利時,我以為和平時上網找資料時一樣,隨便搜尋一些相關的字詞就會跑出我想要找的資料,殊不知”關鍵字”是一門大學問!剛開始在專利檢索網站上搜尋時,顯示出來的資料總數都是幾千筆、幾萬筆,而且大多數都是關聯不大的內容,根本找不到需要的資料。之後經過指導員的指導後,才漸漸的懂得限縮關鍵字的範圍及調整用字,讓資料總數減少到可供搜尋的範圍。雖然找不到可用的資料時會很挫折,但相應的找到資料時的喜悅也是不可言喻的,而且這個動腦想關鍵字的過程也讓我覺得很新奇、有趣。

而在專利撰寫的部分,我也體驗到了許多以前不曾體驗過的事。在拿到一項產品或者是其他欲申請專利的品項時,要完整地分析整個產品的細節,之後將物件、操作流程等等的內容以文字敘述撰寫於專利說明書內,並且還要設法讓其專利保護的範圍達到最大,就這樣一步一步逐漸完成專利範圍、說明書等等的撰寫,最後看到一份完整的專利申請書時真的獲得很大的成就感。除此之外,葛總也有提到說在分析一項產品的同時,也要試著分析市場、產業,思考該產品要如何在市場中生存並發展,甚至可以思考該產品是否還有能夠改進的地方,並和客戶提出想法。專利工程師不僅僅只是為產品申請專利,更要懂得分析產品、市場,並讓產品變得更好。

在基律為期一個月的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學校老師不會提的東西,也讓我對專利這項產業有了更深的認識。最後,謝謝葛總、Vincent、Jason和各位基律的成員們,不只在實習內容方面教會了我很多,也都對於我未來的人生規劃提供了很多的建議,這些種種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和幫助,所得到的收穫遠遠超出我的想像。

123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依我方過去經驗,由於此次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所申請之商標,文字皆比較不具識別性,依一般情況判斷,被核駁機率很大;但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在台灣廣為人知,莘莘學子,該機構名稱也已被廣泛傳播使用,申請有機會核准,但沒申請沒機會,我方認為可以嘗試申請。 依據商標法第 30 條第 1 項第 11 款著名商標保護審查基準:『所謂著名商標係指商標所表彰之識別性與信譽為消費者所熟知,惟商標著名程度其實有高低之別,如商標所

基律科技智財有限公司美國律師 審查委員與專利律師之間溝通困難的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對於解決溝通困難的問題,電詢到底有多大的功效? 2016年,我收到一個陳年的專利申請案,申請日是2010年。我花了很長的時間,仔細研究PAIR裡長達六年落落長的資料。第一次的駁回處分是在2012年發出,我接手時,是第五次,始終無法克服的爭議是新穎性和進步性,無論律師如何答辯,都無法糾正審查委員的錯誤認知,始終認為申請

bottom of page